睢宁县农村产权交易信息服务平台
睢宁县农村集体财产智慧监管平台
全文检索   
睢宁县发展村级集体经济“十条途径”、“八种模式”
发布时间:2017-04-20     浏览次数:     来源:

 

睢宁县发展村级集体经济
“十条途径”、“八种模式”
 
唯有固本强基,方能行稳致远。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村级集体经济发展。县委主要领导亲自调研、座谈、反复研究,催生了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“十条” “八法”,并将增加村级集体经济收入作为强村富民的重要抓手。县镇村三级迅速行动,开展了丰富多彩、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,形成了千方百计抓增收,齐心协力谋发展的良好态势。
 
十 条 途 径

 

       2015年10月23日,县委召开专题会议,研究关于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和增加村级集体收入工作。县委书记贾兴民作重要讲话,县委常委、组织部长王敏主持会议,县委常委、县委办主任朱韶伟出席会议。会议听取了参会镇党委书记、村(社区)党组织书记及相关部门的汇报,总结了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和增加村级集体收入的做法,查摆存在问题,就增加村级集体收入方面归纳了十条途径。会议决定,各镇(园区)要认真学习借鉴十条途径,进一步提高村级集体收入。十条途径是:

     (一)在土地流转过程中,对沟渠道路等农田基础设施进行整理后,其新增耕地产生收益,计入村集体收入。

     (二)流转出去的连片农田,对其中村集体(包括上级农业部门)修建的道路、水渠、桥涵、电灌站等收取基础设施服务费。

     (三)清查村集体资源,五保老人去世后,原承包的土地一律收归村集体所有,集体所有的汪溏河沟,统一对外发包,增加村集体收入。

     (四)通过村庄整体搬迁等项目,整理出大量的土地资源,对多出的公共面积产生的收益,记入村集体收入;农户搬迁后新分配到的土地面积,要在原有土地中进行抵扣,扣除后的部分归集体所有。

     (五)对沿街的村,通过投资门面房对外出租,以及成立物业公司、保洁公司提供各类服务等方式,增加村集体收入。

     (六)用好上级扶贫资金,建设标准厂房、购买沿街门面房等,对外公开招租,增加村集体收入。

     (七)抓住全县河道集中治理的契机,收回部分被个人占用的河滩地,统一整理后对外发包,增加村集体收入。

     (八)村集体牵头成立协会、合作社等组织,发展小手工业、电子商务等产业,开展各种农业经营服务,增加村集体收入。

     (九)对从事运输个体户较多的村,村集体牵头成立运输公司,统一开具运输发票,镇级留存税收按一定比例返还到村集体,计入村集体收入。

   (十)摸排掌握本村外出经商成功人士和本地大户信息,积极开展社会捐助,增加村集体收入,主要用于村庄基础设施建设,减轻村集体投入压力。

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八种经营模式

 

       模式一  资产经营型

       一是盘活村集体原有办公用房、会堂、学校、厂房、仓库等,通过承包、租赁、参股经营等多种形式不断提高存量资产利用率。

       二是鼓励城郊结合部、工业园周边、集镇等区位优势明显的村,利用集体建设用地兴建仓储、市场、宾馆等二、三产业载体,通过提供流通、仓储等服务获得稳定的经营收入。

       三是经村民会议或村民主理财小组讨论同意,将村集体闲置资金入股效益较好的企业、购买金融债券、参与财政投融资服务、组建小额贷款公司等,增加村集体投资理财收入。

        模式二  资源开发型

       村集体利用村内土地、林地、水面、矿产、旅游等资源,通过直接经营、合作经营或租赁承包,发展规模种养、林下经济、旅游观光等项目增加收入。

       模式三  产业发展转型

       一是扶持集体企业、工农产业基础较好的村,做大做强集体为主体的主导产业或配套服务项目,实现村集体经济发展增收。

       二是在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条件下,通过吸引资金,以村企联建或依托企业创办村级集体经营项目,增加集体收入。

       模式四  服务创收型

       一是充分发挥村级组织管理优势,集体牵头成立劳务合作社、专业合作社、服务公司等服务组织,广泛开展通讯、水电供应、土地流转、产销中介、科技信息、场地租赁以及物业管理等服务,为群众提供农产品产销、生活服务增加集体服务性收入。

      二是鼓励村集体经济组织单独或联合组建工程施工企业,承建农村交通、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工程。

      模式五 股份合作型

      一是建立社区股份合作社。建立健全农村集体经济组织,开展集体资产清产核资,明确集体资产所有权,整合利用集体积累资金,通过统一规划多种形式发展集体经济。

      二是村集体牵头成立土地股份合作社(集体合作农场),吸纳农民以承包土地经营权、资金、技术、资产等入股,村集体通过规模经营增效分配增加收入。

       三是村集体牵头组建富民合作社,吸纳村民入股开发集体闲置建设用地等资源,村集体通过入股分红增加收入。

       模式六  联合发展型

       一是针对一些位置偏远或受规划限制、村内资源匮乏、发展空间较小的村,多村联合、共同出资,集中在县城区、经济开发区、集镇、农业园区等地统一规划建设专业市场、商业门面、标准厂房、仓储中心、停车场等资产,统一管理经营,通过收益分配增加村集体收入。

       二是对不具备项目实施条件的村整合资金入股国有投资平台,以固定收益分配对村集体经济进行动态补充增收。

      模式七  内引外联型  

       通过对内进行资金的招引,资源的整合及向外引进项目的联合,实施项目做强产业,增加村集体收入。

      模式八  复合创收型

       成立建筑装饰、运输物流公司,发展建筑、装修、运输、物流业,对外统一联系业务、统一承接工程、统一税费结算,走公司牵线、业务下派、按点提成、税费返还的路子。积极倡导村+企业、村+合作社、村+村、村+农户等合作形式,积极探索强村带弱村、村企联合共建、联合联动,增加村级集体收入。